美国持续制裁加剧伊朗民生困境
新华社德黑兰5月18日电(记者高文成)伊朗总统鲁哈尼日前在内阁会议上说,美国对伊制裁导致伊朗物价上涨、药品不足,是“对伊朗穷人的压迫,对伊朗病人人权的侵犯”。

截至目前,伊朗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276万例,累计死亡超7.7万例。
2018年5月,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随后重启并追加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冲击伊朗国计民生。疫情之下,美方不减制裁,反而妨碍伊朗采购药品、疫苗等抗疫物资。伊方指控美方制裁行径为“经济恐怖主义”“医疗恐怖主义”。
4月10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大巴扎,一名工人坐在推车上。(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哈拉比萨斯摄)
鲁哈尼4月8日指责美国政府持续对伊制裁,指出美国通过冻结伊朗海外资金、威胁疫苗供货方等方式阻碍伊朗进口新冠疫苗。他说,伊方本以为没有国家会把食品和药物等基本需求用品作为制裁目标,可是美方的做法证明伊方想错了,这是在向伊朗发动战争。他此前还表示,美国不人道的制裁已经针对伊朗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联合国伊朗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贾韦德·拉赫曼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伊朗政府在抗击疫情方面遭遇的困难部分来自美国制裁的累积效应,制裁拖累了伊朗的卫生系统和经济状况。
拉赫曼表示,美国限制伊朗利用外汇储备购买医疗用品和生产原材料,导致伊朗医疗物资稀缺,危害民众健康权。
他还说,美国对包括伊朗银行业在内的制裁措施使伊朗卫生部门出现药物和医疗用品短缺。很多医护人员持续加班,防护设备有限,不少医院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数百名伊朗医护人员死于新冠病毒。
4月10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大巴扎,行人走过关闭的商店。(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哈拉比萨斯摄)
西安外国语大学伊朗问题专家苏欣说:“制裁和疫情就像刺向伊朗的两把剑,伊朗政府一方面要从美国制裁中挽救本国受重创的经济,另一方面要从疫情蔓延中挽救生命。虽然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法案豁免了部分药品和医疗设备,但制裁对贸易、金融、企业、银行系统等的广泛限制,使国际上的药品和设备很难进入伊朗市场。”
当前,伊朗遭受第四波新冠疫情冲击,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连创新高。对于伊朗普通民众,病毒与贫穷,成了不少人面前的两座大山。年轻的父亲马苏德说,他们家很少在孩子面前讨论经济状况,因为他不想让孩子们产生压力。手工艺品店主艾哈迈德说,尽管他对去年伊历新年人们旅行助推疫情蔓延仍心有余悸,他还是为今年能接待游客感到高兴,因为能取得收入,改善生活状况。
苏欣认为,虽然美国的制裁不是造成短期内伊朗疫情高发病率和高病亡率的唯一原因,但制裁带来的长期影响将会更为明显。
此外,疫情持续肆虐,与伊朗国内疫苗接种进度相对较慢不无关系。据伊朗新闻电视台报道,美国向伊朗订购疫苗的供货商施压,阻止伊朗采购1000万剂新冠疫苗。
为讨论美伊两国恢复履约问题,伊核协议相关方今年4月初开始在维也纳举行会议。伊朗副外长阿拉格希表示,美国解除对伊制裁是美重返伊核协议的第一个也是最必要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