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冬奥|北京将开展“迎冬奥 促提升”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专项行动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罗鑫)记者从北京市政府外办获悉,为进一步优化首都国际语言环境,更好地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将开展“迎冬奥促提升”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专项行动。

据介绍,由北京市政府外办牵头编制的北京市“迎冬奥促提升”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日前在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推动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全面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与各项工作一体推进实施。
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外办工作人员在北京市首家冬奥社区检查涉冬奥外语标识。北京市政府外办供图
专项行动方案围绕赛区内外、线上线下、立法执法、监测评估等方面提出工作举措,共确定冬奥赛区外语环境提升行动、外语标识规范化提升行动、城市外语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国际语言环境法治化提升行动、引导社会参与行动五个专项行动,13项具体任务,旨在推动国际语言环境全方位全流程提升。
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强赛时国际语言服务保障,实现赛区内外外语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无缝衔接。强化京冀国际语言服务联动,推动资源整合,带动张家口赛区及周边地区外语服务环境有效提升。同时提出加快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专项立法,加强外语标识法治化管理,分层分类规范外语标识,重点规范六类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设置使用情况,确保全覆盖、高质量、零差错。为110、119、120、12345等公共热线提供8个语种的高质量远程翻译服务,增强公共服务热线外语服务能力。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新华社发(北京冬奥组委供图)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外办会同北京市各区、各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去年,出台《北京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首次将外语标识使用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修订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通则、文化旅游分则等五项地方标准,明确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设置使用的工作依据。今年还将完成教育、餐饮住宿等领域外语标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文字编辑:丁文娴
新媒体编辑:周欣
校对:黄绪国吴博文
签发:彭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