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气候观象台,了解气象工作者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走进气候观象台,了解气象工作者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美国一空军基地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士兵1死1伤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山东千亿级海滨小城成长记:如何做到“又美又强”?
河南瑞亿科金属科技取得双曲铝单板专利,满足安装的范围广
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出售持有的四个龙湖天街项目的股权,仍有多个合资项目
中国与22个非洲国家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
乌能源部称扎波罗热核电站发生断电
威士顿发生1笔大宗交易,折价率为7.49%
智翔金泰(688443.SH):累计回购0.2072%股份
湖北大禹汉光真空电器取得减小辐射污染的环保型真空灭弧室专利
日元小幅回落,触及今日低点
海格通信成交额超5.5亿元 盘中振幅近4%
一周债市看点|农业银行发行年内首期TLAC非资本债,青岛即墨旅投2.94亿……
02:11

(图侵删)
新华社成都3月23日电(记者李力可)春分刚过,碧绿的冬小麦正值抽穗扬花,成都市温江区气象局农业气象工程师张颖正在田间进行小麦光谱观测:“植物反射阳光形成图谱,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
辐射、降水、风速、气温都被量化成为开展气象工作的重要数据,让天气预报、农业生产更加精确。3月23日是第61个世界气象日,记者走进温江国家气候观象台,看气象工作者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国家气候观象台,气象观测工程师陈建准备放飞探空气球(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温江国家基准气候站是成都唯一的国家级基准站,2019年被遴选为国家气候观象台。“温江的气候特点能够较好地代表四川盆地的气候,而为了气象数据准确,2010年,基准站搬迁到了远离城市、周围无遮挡、通风良好的农村。”温江区气象局工作人员李红菲介绍。
气象台的大屏幕上不停刷新着区内7个地面自动站传回的资料,每天,温江区气象台预报员刘智媛和同事们都要根据卫星云图等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未来不同时段的天气预报。
预报员刘智媛在查看近期天气监测数据(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未来5年,我们的预报精度范围将达到1×1公里。”大屏幕上数据能够实时变化的背后,观测技术不断进步,使得刘智媛的预报数据越来越准确。
“随着技术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对地面、高空、酸雨、辐射进行智能观测。”温江区气象局基准气候站副站长陈乐介绍。
为更加精准地监测气象,这里的气象工作者们每一天清早、傍晚、凌晨还会各放出1个探空气球。
“气象观测自动化后,观测数据实现实时传输,不仅方便了前线监测的工作人员,还能更及时地预警各种气象灾害。”陈乐说。
<上一篇:VLOG:变废为“景”,这里的乡村不一般
>下一篇:德真人版“长发公主”15年不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