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七年新变”|产业协同,这事让京津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京津冀协同发展“七年新变”|产业协同,这事让京津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春节期间,保定市,河北京车造车基地全员在岗,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车间加班加点生产。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利军说,2020年以来,河北京车克服疫情冲击,抓紧建设,“160公里市域车研制项目”进入调试攻坚,首个批量订单项目已经启动生产。

京津冀协同发展“七年新变”|产业协同,这事让京津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图侵删)

河北京车造车基地项目由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承接了北京的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为当地带来数千个就业岗位,培育发展轨道交通及其关键零部件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对提升保定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改善保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有巨大推动作用。

产业协同,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也是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的关键。近年来,除了总投资超过40亿元的河北京车造车基地,还有总投资74亿元的沧州现代四工厂、总投资18亿元的新乐三元工业园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让京津冀产业协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

2020年12月9日,工人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总装车间生产线上工作。

新华社发(苑立伟摄)

截至2020年底,河北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4771个、产业活动单位9045个,积极承接北京商贸物流疏解,累计签约批发市场商户4万余户。

天津市以滨海新区等地为重要平台,吸引了亚投行灾备中心、奇虎360等一批优质项目布局;“十三五”期间,引进北京企业投资项目超4000个,投资到位额超6000亿元。

京津冀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一般性合作,更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截至2020年底,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8600多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1400亿元,科技成果转移“灯下黑”状况明显改观。

2021年2月23日拍摄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协同发展中心大楼。

新华社发(孙凡越摄)

在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数十个高端产业科研团队聚集,科研合同经费总额突破7亿元。疫情之下,研究院的表界面微纳技术研究所整合北京科技资源和河北药企生产资源,共同推出“草本空气除菌凝胶”,实现产学研联动共赢。

2020年疫情之下的复工复产,对京津冀产业合作多年来的效果进行了一次检验。在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之下,三地工信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协调重点企业及其产业链配套企业在区域内实现携手复工复产。以天津为例,2020年3月12日,25家北京重点企业在天津的188家配套企业中,复工率已超过九成,三地产业协同能力得到了证明。

文字记者:李鲲、闫起磊、阳娜

海报制作:方金洋

视觉/编辑:李民

  • 大连海关党委书记、关长刘大立接受审查调查
  • 芬兰有限开放与俄罗斯的两个边境口岸_1
  • 雷军:小米SU7标准版配置远超Model 3
  • 九典制药:目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在河南、山东、湖南三个省份试点情况良好
  •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1.8万亿元,较上日此时放量7794亿元
  • 海地过渡总统委员会名单出炉
  • 翔鹭钨业股价微涨0.13% 光伏用超细钨丝产品受关注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主要成效
  • 首创证券:血制品行业迎来了新一轮景气周期
  • 生态环境部:碳市场扩围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 陕西卫峰核申请惰性气体核辐射探测装置专利,能够进行惰性气体核素识别
  • 鄂尔多斯一煤矿厂房坍塌致3死8伤,当地刚被国务院安委会约谈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七年新变”|产业协同,这事让京津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