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华网三评“网课乱象”之二:“考试包过”涉嫌违法

新华网三评“网课乱象”之二:“考试包过”涉嫌违法

01:14

新华网三评“网课乱象”之二:“考试包过”涉嫌违法
(图侵删)

新华网太原2月19日电题:“考试包过”涉嫌违法

新华网记者王菲菲、马晓洁、李紫薇

“轻松考证,挂靠一年躺赚10万”“免考办证,一次性让你终身增值”……随着人们对各种技能学习需求的不断增加,一些在线培训机构看到“商机”,打着“押题”“包过”“内部指标”等广告,甚至“不过包退”的噱头,博取考生关注,收取高额费用。

宣扬所谓“保分”“包过”,本就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但凡考试,就会有过和不过,只是概率大小问题,谁也不能打包票“包过”。

一些培训机构所谓的“包过”,其实是在赚概率费。考过了,显得培训机构有“门道”;考不过,培训机构往往以各种借口为由,不退还承诺的费用。在线培训机构学员地域分布广,公司办公场所不固定,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维权困难,且成本较高。

还有一些“包过班”背后是违法产业链,诈骗分子收完钱就失联。不久前,北京警方成功捣毁一个诈骗团伙。该团伙打着报考消防工程师“包过”的幌子进行诈骗,6名嫌疑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有的甚至通过组织作弊等非法手段窃取试题和答案。一些学员因此被取消考试成绩及考试资格,甚至面临刑罚,影响职业生涯。

对于在线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违规经营,学员不要轻信盲从,应该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举报。相关部门和平台必须加强监管,对非法行为坚决查处,遏制乱象滋生。

不走偏门不上钩。想靠“内部资料”“私密人脉”走捷径,注定落空。

  • 赛特四季度焕新亮相,美食嘉年华提前登场
  • 南京利德东方取得新型密封条对接硫化模具专利,有效减小接口宽度
  • 拟招聘151人!海淀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下周报名
  • 山东黄金涨2.04%,成交额2.7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182.09万元
  • 印度国有天然气公司GAIL:印度正寻求建设30亿至40亿立方米战略储气能力
  • Arm发布基于3nm芯片工艺的新CPU、GPU IP
  • 万物云:应收账款规模及关联方业务占比双降,弹性定价模式上半年将向全行业开源
  • 雷鸟显示器用华星光电供应链,打了场价格歼灭战
  • 去八道湾11号重读《呐喊》
  • 消息称苹果 Apple TV + 狂烧钱,每年亏损超 10 亿美元
  • 北京交警提示:弱降雪天气,驾驶人应正确使用灯光,谨慎驾驶
  • 两名中国留学生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枪击事件中受伤
  • 新华网三评“网课乱象”之二:“考试包过”涉嫌违法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