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为干事者撑腰!让党员干部鼓足干事创业精气神
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北京市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若干措施》,从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践行正确政绩观、选人用人、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考核评优、精准问责、容错纠错、关心关爱等方面提出20项具体措施,严管厚爱相结合,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激励首都党员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创新、甩开膀子开创事业。

北京有一支党和人民信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员干部。2023年,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经受了重大活动保障、“23·7”极端强降雨救灾和恢复重建等急事难事大事的考验,精气神整体较好,树立起首都党员干部能打硬仗、敢拼敢赢的良好形象,展现了讲政治、能扛活、有情怀的鲜明特质。今年获评北京榜样的孟二梅和抗洪救灾群体,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也必须承认,在一些单位部门还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还有些模糊甚至错误的想法和做法。有的单位政治生态不好,领导班子保守狭隘,不想更不敢起用真正有能力又有些“不听话”的干部;有的干部凡事从自身利益出发,工作只挑那些容易披红挂彩的干,在关键时刻面对复杂问题,需要顶上去扛大梁的时候,要么临阵退缩,要么不堪大用;还有些干部,把“宁肯不出彩,只要不犯错”奉为从政圭臬,明哲保身、爱惜羽毛,还经常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想干事的人悠着点,说什么“洗碗越多摔碗越多”。这些明里暗里的潜规则、小算盘,严重影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倘若不来一次大扫除,于干部个人成长无益,对党和人民有害,不可小觑。
因为有各种貌似善良、出于好意的告诫提醒,有各类“就知道表现自己”的指指点点和风言风语,有少数背后捣鬼、暗中拆台的争风吃醋者,当然也的确有干事的好干部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前车之鉴,不少干部胆子小了、事业心弱了,他们深知个人无法改变所在单位部门的小气候,希望全市范围内有切实的举措,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舞台,撑腰壮胆。《措施》的出台,是对畸形和错误思想的当头一棒,给了干事创业者以勇气和希望。
时代需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首都呼唤干事创业的好干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北京实现深刻转型、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处理好首都繁重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不辜负首都两千多万人民的期待,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尤为重要。
新时代条件下干事创业,面对的都是硬活,要打的都是硬仗。为了解决新问题、新困难、新矛盾,难免要触碰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必须有一些乍看起来突破常规的新尝试新做法,更需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胆识和气魄,最需要组织从体制机制上为担当的干部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只要他们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从工作的需要出发,守住党纪国法的底线,就要减掉压在他们身上的形式主义任务,卸下他们干得越多错得越多的心理负担,除去一腔热血到最后惹一身麻烦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轻装上阵、无畏前行。
是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还是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是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还是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是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还是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秤,组织更会区分开来,不会冤枉每一位真正干事创业好干部,更不会因此放任少数人打着干事创业的幌子违法乱纪。
有组织撑腰壮胆,唯有甩开膀子加油干,干出新时代的精气神,干出勇往直前的首都范儿。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贾亮
编辑贾亮
流程编辑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