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为妈妈的骨健康加把劲儿
今天是母亲节,您想好送妈妈什么礼物了吗?其实礼物再珍贵,都不如妈妈的身体健康宝贵。骨质疏松症是危害妈妈健康的沉默杀手,有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6%,相当于每3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病,且女性高于男性。今天我们请北京市第六医院骨科医师石一璠来说说中老年女性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

为什么女性更易出现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该病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女性更易出现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女性普遍比男性缺乏运动;二是与女性的月经周期有关系。人体骨骼中有两种重要的细胞,一种叫成骨细胞,一种叫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负责产生新的骨质,破骨细胞负责吸收旧的骨质,两者相互制衡、相互配合,骨骼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雌激素对于女性有“促进成骨和抑制破骨”,从而保持骨骼强健的作用。然而,当女性到了50岁左右,随着月经的紊乱或停经,雌激素水平会显著下降,这就让成骨细胞的活性大不如前,而破骨细胞反倒活跃起来,绝经后骨质疏松就发生了。此外,有些女性由于体质原因,本身就比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高。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早期骨质疏松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感乏力、容易抽筋、腰背酸痛等。随着病情发展,骨量不断丢失,骨形态发生变化后,患者会出现脊柱、关节变形等表现,最常见的外观改变为驼背、脊柱侧弯、O型腿或X型腿等,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脆性骨折。许多患者往往是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主要有5种
1.骨痛:骨脆性增加会导致骨的稳定性下降,引起腰背部疼痛、全身骨痛等症状,疼痛多呈弥漫性,没有固定的位置,姿势改变、行走后可加重。
2.浑身无力:全身没有力气,尤其是劳作或者负重时,通常和骨骼质量下降、肌肉萎缩有关。
3.脊柱变形:病情严重容易导致椎体压缩,引起脊柱变形,表现为驼背。
4.骨折:由于骨脆性较大,因此日常活动或者受到轻微外伤时就可能出现骨折。
5.心肺不适:部分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胸椎变形,进而压迫心肺,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等心肺不适症状。
如何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
合理饮食保证每日充足的钙质摄入非常重要,应在一日三餐中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海产品、蛋类等。
补充钙及维生素D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只服用钙剂不能达到补钙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钙,还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D。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钙片是碳酸钙,要在胃酸作用下才能反应吸收,所以不建议空腹吃,要随餐或饭后服用。
戒烟、限酒吸烟及大量饮酒都会导致骨量的丢失,从而增加骨折风险。
加强锻炼快走或慢跑能适当训练肌肉力量,增强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晒太阳以下午3点到傍晚时分的阳光为宜,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转化及钙质的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