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太烧脑了!零信任,到底是信还是不信?

太烧脑了!零信任,到底是信还是不信?

2024年11月,美国政府发布《联邦零信任数据安全指南》,引发关注。该指南综合了来自30多个联邦机构和部门的数据和安全专家的意见,为系统所有者、管理员、网络安全工程师和数据管理员等目标受众提供了详细的零信任原则。

什么是零信任

认识零信任架构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它的“前辈”是如何工作的。传统的网络安全架构是以边界模型为基础而逐步完善的,核心理念是分区、分层防护,通过把网络划分为外网、内网、隔离区等不同区域,并在边界上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产品,从而把攻击者阻挡在可信的内网之外。

随着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融入,使得边界模糊化、访问路径多样化,传统的边界防护模式逐渐失灵。一旦攻击者潜入内网,或者攻击者本身被内网信任,那么安全边界就形同虚设。在这种背景下,零信任架构应运而生。

零信任架构的关键在于打破默认的“信任”机制,通俗点说,就是“持续验证,永不信任”。相较传统的网络安全架构,零信任架构的优点在于其动态综合纵深安全防御能力,整个防护控制都基于身份,并持续确认身份。在“网络可能或已经被攻陷、存在内部威胁”的环境下,安全能力不再局限于边界,还将扩展到主体、行为、客体资源,从而更安全地解决以前传统边界无法应对的难题。

基本假定

具体来看,零信任架构的基本概念建立在以下5个基本假定之上:

1.网络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环境中;

2.网络中自始至终存在外部或内部威胁;

3.不能仅仅依靠网络位置来建立信任关系;

4.所有设备、用户和网络流量都应当经过认证和授权;

5.访问控制策略应该是动态的,并基于尽量多的数据源进行计算和评估。

应对策略

零信任架构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热点话题,引起各国广泛关注。

2022年1月,美国白宫发布零信任战略,要求联邦政府在未来两年内逐步采用零信任架构,以抵御现有威胁并在联邦层面增强网络防御能力。

在我国,零信任架构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和业界的高度重视。2019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零信任架构列入需要着力突破的网络安全关键技术;2021年,工信部发布的《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出要发展创新安全技术,加快开展基于零信任架构的网络安全体系研发。

此外,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零信任架构作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信息系统的动态防护能力,确保了冬奥会网络安全“零事故”。

可预见的是,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零信任架构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成为网络安全建设的“必选项”。

来源:保密观微信公众号

  • 棉花:美棉底部震荡磨底 国内需求无明显增量
  • 中印边境问题特别代表将举行会议?外交部:双方正密切沟通
  • 维生素A价格腰斩,浙江医药Q3营利大跌
  • 航天彩虹2024年营收25.67亿元同比降10.45%,净利润8817.63万元同比降42.54%,毛利率下降3.29个百分点
  • 芯海科技获融资买入0.17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77亿元
  • 753家公司预告2020年报业绩 近半数预喜
  • 提醒!暴雨洪水后谨防感染皮肤病
  • 革命旧址周边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历史格局和环境风貌
  • 搭起防汛“顶梁柱”!密云水库消隐工程全部完成
  • 美国铜关税或提前落地 贸易商套利狂欢变惊险逃亡
  • 德展健康涨2.98%,成交额1.60亿元,主力没有控盘
  • 锐奇控股取得一种电动工具隔热隔振的装置专利,减小电动工具握持部分的振动和温度
  • 太烧脑了!零信任,到底是信还是不信?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