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黄花又获丰收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韩梅通讯员刘月平

近日,随着一曲纯朴温馨的童声《萱草花》合唱,以“中华母亲花,致富忘忧草”为主题的2023黄花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六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拉开了帷幕,活动将历时一个多月,多形态、立体式展示大同黄花丰收美景。
当前,全市黄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左右,占全国的1/4,单县区面积全国最大,鲜菜总产量18万吨。全市共有黄花产加销经营主体175余家,开发黄花菜品、食品、饮品、功能食品、化妆品、文创产品六大系列130余种,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2亿元。大同黄花产业已成为全国黄花产业发展的标杆。
本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的主场——2023黄花产业发展大会,进行了产业发布、授牌签约、主旨演讲等活动,亮点频发,成果丰硕。
《黄花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大会发布了大同黄花标准体系、黄花品种国际登录及大同黄花系列新产品,全面展示了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的新成果。其中,现场发布黄花生物科技产品,进一步挖掘和提升黄花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品牌价值。
大会还发布了《黄花产业发展白皮书》以及大同黄花品牌新形象,旨在把“大同黄花”打造成国家黄花产业发展样板、国家现代农业样板和农产品向大健康产品升级样板,引导推动以大同黄花为代表的全国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授牌“中国黄花之都”
在大会授牌仪式上,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大同市为“中国黄花之都”,进一步凸显了“大同黄花”这块特色农业“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效应。
大同市政府与北京供销社、中国台湾拜宁腾能公司与大同忘忧农场、贵州中医药大学与云州区兴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这些重点项目的签约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搭建合作共赢的桥梁,共同推动黄花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型升级,进行深度开发加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提升大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黄花文化魅力四射
大会邀请黄花专家、教授把脉,就黄花产、食、用功能功效和营养价值进行深度解析,进一步弘扬独特的黄花文化魅力。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凤忠所长解读黄花功能功效及产品开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柯勤飞校长就萱草文化研究及开发利用作主旨演讲;山西摩根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志强对黄花保健及市场拓展情况展开讲演;上海中医院原院长徐建解读了黄花医药功能功效成分应用。通过专家教授们深入浅出的阐述讲解,展现了作为药食同源产品的黄花的巨大发展潜力,也为大同市打造高品质的营养健康黄花产品提供了发展思路。
大同已有600多年黄花栽培史
据介绍,大同已有1500多年黄花食用史,600多年的栽培史。由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加之火山喷发形成的独特富锌富硒土壤,天然造就了大同黄花色泽金黄、蕾长肉厚、味道清香、脆嫩可口的特征,素有“观为名花、食为佳肴、用为良药”的美誉。
大同黄花已经出口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黄花出口量逐年提升。现在已与中国台湾、日本在黄花产品开发、功能功效研究等形成合作及合作意向。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借2023黄花产业发展大会的东风,“大同黄花”香溢四海,真正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